close
小兒麻痺與疫苗 發表時間:08/10/06, 16:16
小兒麻痺首次被記載可追溯至西元 1789 年, Michael Underwood 描述此疾病為一“ debility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事實上,自埃及十八王朝(約西元前 1580 至 1350 年,出來的石碑上即有描述出「一跛行的年輕僧侶,其腳呈內翻姿位呈現鬆弛麻痺特癥。」這項描述顯示出小兒麻痺可能自遠古時代即威脅人類。在歐美,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小兒麻痺的流行病學自一地方性疾病變成流行性的疾病。我們可從下面三個大型的小兒麻痺爆發瞭解到其間流行病學的轉變:第一、在 1894 年, Charles Caverly 發表在美國東北部的佛蒙特州有 132 個病例,第二、在 1905 年, Ivar Wickman 描述在瑞典有 1,031 個病例,第三、在 1916 年紐約有超過九千例的小兒麻痺。 Wickman 首先發現無麻痺的小兒麻痺病人數可能等於甚至超過發生麻痺的小兒麻痺病人數,而且這些未發生麻痺的病人是相當重要的感染源。這些爆發可能是因為當時歐美的衛生環境改善,使得小孩接觸小兒麻痺的年齡層提高,自嬰兒時期延後至孩童期,而一段時間後,累積了足夠的易感孩童,而爆發了流行。
在台灣,小兒麻痺的歷史可能已很久,最早的文獻記載為 1913 年。 1940 年代前,小兒麻痺在台灣只有散發性的病例報告。當時的農業社會為大家庭制度,小孩多,生活空間狹小、擁擠、落後的環境衛生,再加上原始的醫療設施,大部份嬰兒於出生後不久,體內經母親來的小兒麻痺抗體尚未消失前,就已感染到小兒麻痺病毒,因已有抵抗力,故麻痺率很低,幾乎每個人過了嬰兒期都已經獲得抗體。 1940 年代小兒麻痺病例尚無全國性的統計資料,當時台大醫院是唯一的大醫院,每年約有 20 ~ 30 名此種病例至台大醫院門診就醫,此佔了門診病人總數 0.2 ~ 1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病人都是兩歲以下小孩。 1950 年以後,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台大醫院每年小兒麻痺病例增加到每年 50 ~ 300 例,佔門診人數的 1 ~ 6 %以上。往後每年向衛生機關報告的病例及死亡人數如<圖一>。 1958 年可算是小兒麻痺病例最多的一年,一共 760 例,其中死亡 196 例,死亡率為 25.8 %。由如此高的死亡率來推測,實際發生的病例當更多。一般死亡率為 6 ~ 7 %,故應有兩三千多病例。這時期的小兒麻痺流行病學特癥,與歐美二十世紀初的情況相仿。
在台灣, 1950 年代,此病例每年均由五月開始流行,六、七月達到高峰,十月份之後則漸消退,冬天仍有散發性病例。病人年齡百分之百均為 5 歲以下的小兒,其中 80 %為 2 歲以下, 6 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很少。
台灣在 1958 年進口沙克疫苗, 1963 年進口沙賓疫苗以後,小兒麻痺病例逐漸減少。 1968 年衛生機關免費推行口服疫苗之後,病人數目開始劇降至每年 200 例以下, 1975 年降為 10 例以下,之後每年都只有 2 ~ 3 例的報告。但至 1982 年 5 月 29 日至 10 月 26 日有 1,031 例的第一型小兒麻痺病例報告。此次流行病例年齡比已往高一點, 5 歲以下約佔 79 %, 5 至 10 歲佔 14 %, 10 歲以上有 7 %。根據 Kim-Farleyr RJ 等人的調查,此次病例 86 %確知其疫苗接受狀況, 65 %未接受任一劑小兒麻痺沙賓疫苗, 19 %曾接受一劑沙賓疫苗。根據估計,接受一劑沙賓疫苗的保護力為 82 %,兩劑為 96 %,二劑及三劑以上為 98 %。因此, 1982 年台灣爆發小兒麻痺流行主因為未接受疫苗的孩子增多。當時台灣衛生機關立即施行全面沙賓口服疫苗接種,初期目標為 5 歲以下的所有兒童,後升至 15 歲以下。自 1991 年之後,台灣再也沒有小兒麻痺病例報告。在美國,最後一例野生株小兒麻痺病例為 1979 年,或許在二十一世紀可達到全球根絕小兒麻痺的目標。
在台灣,小兒麻痺的歷史可能已很久,最早的文獻記載為 1913 年。 1940 年代前,小兒麻痺在台灣只有散發性的病例報告。當時的農業社會為大家庭制度,小孩多,生活空間狹小、擁擠、落後的環境衛生,再加上原始的醫療設施,大部份嬰兒於出生後不久,體內經母親來的小兒麻痺抗體尚未消失前,就已感染到小兒麻痺病毒,因已有抵抗力,故麻痺率很低,幾乎每個人過了嬰兒期都已經獲得抗體。 1940 年代小兒麻痺病例尚無全國性的統計資料,當時台大醫院是唯一的大醫院,每年約有 20 ~ 30 名此種病例至台大醫院門診就醫,此佔了門診病人總數 0.2 ~ 1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病人都是兩歲以下小孩。 1950 年以後,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台大醫院每年小兒麻痺病例增加到每年 50 ~ 300 例,佔門診人數的 1 ~ 6 %以上。往後每年向衛生機關報告的病例及死亡人數如<圖一>。 1958 年可算是小兒麻痺病例最多的一年,一共 760 例,其中死亡 196 例,死亡率為 25.8 %。由如此高的死亡率來推測,實際發生的病例當更多。一般死亡率為 6 ~ 7 %,故應有兩三千多病例。這時期的小兒麻痺流行病學特癥,與歐美二十世紀初的情況相仿。
在台灣, 1950 年代,此病例每年均由五月開始流行,六、七月達到高峰,十月份之後則漸消退,冬天仍有散發性病例。病人年齡百分之百均為 5 歲以下的小兒,其中 80 %為 2 歲以下, 6 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很少。
台灣在 1958 年進口沙克疫苗, 1963 年進口沙賓疫苗以後,小兒麻痺病例逐漸減少。 1968 年衛生機關免費推行口服疫苗之後,病人數目開始劇降至每年 200 例以下, 1975 年降為 10 例以下,之後每年都只有 2 ~ 3 例的報告。但至 1982 年 5 月 29 日至 10 月 26 日有 1,031 例的第一型小兒麻痺病例報告。此次流行病例年齡比已往高一點, 5 歲以下約佔 79 %, 5 至 10 歲佔 14 %, 10 歲以上有 7 %。根據 Kim-Farleyr RJ 等人的調查,此次病例 86 %確知其疫苗接受狀況, 65 %未接受任一劑小兒麻痺沙賓疫苗, 19 %曾接受一劑沙賓疫苗。根據估計,接受一劑沙賓疫苗的保護力為 82 %,兩劑為 96 %,二劑及三劑以上為 98 %。因此, 1982 年台灣爆發小兒麻痺流行主因為未接受疫苗的孩子增多。當時台灣衛生機關立即施行全面沙賓口服疫苗接種,初期目標為 5 歲以下的所有兒童,後升至 15 歲以下。自 1991 年之後,台灣再也沒有小兒麻痺病例報告。在美國,最後一例野生株小兒麻痺病例為 1979 年,或許在二十一世紀可達到全球根絕小兒麻痺的目標。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